Page 42 -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P. 42

坝坡抗震稳定、动强度等控制标准,并给出了抗震措施。首次提出了超高心墙堆石坝
                                               综合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研发了工程安全评价与预警信息管理系统:研发了适用于
                                               超高心墙堆石坝的安全监测新技术,研发了集测量机器人、GNSS 监测系统、内观自
                                               动化系统于一体的 300m 级高心墙堆石坝大型安全监测自动化系统;首次提出了超高
                                               心墙堆石坝建设期、蓄水期及运行期的安全评价指标;首次研发了大坝安全评价与预
                                               警信息管理系统,为高堆石坝的监测信息管理、性态分析、安全评价及预警发挥重要
                                               作用。
                                               创建了国内外最高的实体溃坝试验场,揭示了土石坝溃决新机理,建立了漫顶溃决模
                                               拟和预测新方法。首次研发了全国、全系列、全要素大坝基础数据库,揭示了水库病
                                               险成因、溃坝规律及其时空特征。创建了中国大坝风险标准体系,建立了大坝除险加
                                               固决策方法和模型,研发了大坝除险加固新技术。研究提出了大坝隐患典型图谱集,
                         44、水库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
                                               建立了大坝安全预警指标体系与预测模型。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小浪底、丹江口、小湾
                         术研究与应用(2015);国家
                                               等 50 多座大型水库,全面提升了全国大坝安全管理能力,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成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张建云
                                               果应用于全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过去 3 年创造经济效益 134 亿元;使全国溃坝概率
                                               大幅度降低,基本做到了溃坝不死人,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成果可进一步应用
                                               于全国近 10 万座水库大坝安全管理,为健全我国水库大坝安全保障体系提供坚实的
                                               技术支撑,推广应用前景极为广阔。
                                               创新和发展了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理念及线形设计方法,形成了适应山区峡谷地形和小
                         45、复杂地形地质条件下山区
                                               区域气候的桥梁建设成套技术,解决了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分岔隧道新型结构设计施
                         高 速 公 路 建 设 成 套 技 术
                                               工与高风险隧道施工期安全控制等难题,构建了营运安全控制与节能综合技术体系,
                         (2011);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提出并实施了将施工便道与农村公路网建设紧密结合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公
                         等奖,白山云
                                               路建设管理模式
                                               构建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稳定控制技术体系。揭示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工程特性、变
                    公                          形规律及地表裂缝形成机理;创建了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亚分级方法;提出了大断面
                    路                          黄土隧道深、浅埋分界标准及围岩荷载计算方法,为大断面黄土隧道设计与施工奠定
                    建                          了理论基础。创建了大断面黄土隧道空间变形控制设计方法。针对郑西高铁隧道工后
                    设                          沉降控制严、环境敏感的难题,课题组对黄土隧道的支护结构体系进行了优化,并选
                    (3   46、高速铁路大断面黄土隧道        择函谷关等 5 座隧道进行现场测试和对比验证,提出了黄土隧道空间变形控制的设计
                    项)   建设成套技术及应用(2015); 方法。探明了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体系的力学及变形特征,为大断面黄土隧道支护体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赵勇         系的建提供了依据;创建了控制大断面黄土隧道空间变形的新型支护体系;提出了大
                                               断面黄土隧道预留变形控制标准,填补了规范空白。创立了以三台阶七步开挖施工工
                                               法为核心的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新技术。研发了三台阶七步开挖国家施工工法。研究
                                               提出了“预支护、留核心、短进尺、强拱脚、快封闭”施工稳定性控制的关键技术。有
                                               效控制了开挖面前方、后方及周边黄土地层的变形,保证了隧道施工安全。建立了大
                                               断面黄土隧道安全施工技术标准。
                                               项目围绕西部山区高速公路桥隧结构安全保障,高边坡稳定保持连续长大下坡路段安
                                               全运行性能提升等方面的技术难题,通过 10 年的联合攻关,攻克了高墩大跨混凝土
                                               桥梁缺损状况监测评定、隧道安全可靠性移动快速无损检测诊断、高陡边坡稳定性甄
                         47、山区高速公路运营保障关        别与保持和连续长大下坡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形成了保障西部山区高速公路
                         键技术及装备(2015);国家       安全运营的关键技术及装备。针对蒙新高速公路密集的隧道群研发了隧道衬砌空洞非
                         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孙乔宝          接触空气耦合雷达探测技术,提出了隧道渗漏水红外成像快速移动扫描检测方法,解
                                               决了隧道衬砌裂缝快速移动视觉检测辨识精度难题,研制了隧道空洞、渗漏水和裂缝
                                               智能检测设备,其技术指标优于国内外同类产品,实现了高速公路隧道不停运状态下
                                               安全检测。基于对降雨冲刷和雨水渗透引发边坡滑塌致灾机理分析,建立了边坡降雨

                                                            42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