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P. 39

关键技术(2015);国家科技       开展攻关。在煤矿井下煤层造缝增透技术及装备,高瓦斯突出煤层强弱耦合结构石门
                         进步奖二等奖,林柏泉            揭煤方法,煤层群采动区强扰动抽钻孔护孔技术和三位立体分源瓦斯治理技术,主动
                                               式组合封孔技术及配套设备等方面取得显著进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在河
                                               南、陕西、山西等省高瓦斯突出矿井推广应用。提高了瓦斯资源抽采效率,实现了我
                                               国井下瓦斯高效抽采技术的重大突破。
                         23、复杂破碎条件下露天–地        研制了湿喷纤维混凝土料浆制备的配套装置,提出以经济强度指数优化湿喷材料配比
                         下 联 合 高 效 开 采 关 键 技 术  的新方法,完善了湿喷工艺系统。开发了便于凿岩台车安装的新型树脂锚杆及其配套
                         (2010);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装置,制定了相关的企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实现了树脂锚杆凿岩台车的快速机械
                         等奖,吴爱祥                化安装
                                               首创了无矿柱连续回采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方法,实现了安全高效回采;研发了基
                         24、复杂难采深部铜矿床安全
                                               于控压助流及新型喷咀装置的全尾砂高浓度连续充填新技术,解决了极细粒级全尾砂
                         高效开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
                                               浆的立式砂仓制备、自流管道输送降压和脱水的国际性难题;构建了全新的数字矿山
                         用(2011);国家科技进步奖
                                               软件开发与应用平台;研发了抑制硫化矿石氧化自燃的复合防灭火剂及聚丙烯酸钠作
                         二等奖,李冬青
                                               为硫化矿石缓结剂应用的方法;提出了区域岩爆预测方法和判据
                                               开发了海底金属矿床开采模拟试验平台,探索了海底开采岩层突水机制,确定了安全
                         25、海底大型金属矿床高效开
                                               隔水层临界深度,研发了海底矿床整体开采模式和采场交替上升房柱变换连续开采新
                         采 与 安 全 保 障 关 键 技 术
                                               工艺,建立了岩层变形、岩体破裂微震、井下涌水指标的安全预警系统,提出了海底
                         (2012);国家科技进步奖二
                                               开采水灾害的应急措施与预案,实现了海底资源安全开采,形成了 5 项全国黄金行业
                         等奖,陈玉民
                                               标准,成为世界首座成功实现安全高效开采海底金属资源的典范
                                               建立新一代陆相、海相油气勘探地质理论与先进有效的勘探配套技术;创新高含水和
                                               复杂油气田开发理论与提高采收率配套技术;初步形成我国煤层气勘探新理论和开发
                         26、阿姆河右岸盐下碳酸盐岩
                                               配套技术,页岩气开发新兴产业初见成效;首次系统掌握全球油气聚集理论与资源分
                         大型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
                                               布,实现了把国内成熟技术成功应用到海外勘探开发的重大跨越。自主研发深水半潜
                         与应用(2014);国家科技进
                                               式钻井平台、新一代全数字有线地震仪 G3i、GeoEast 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系统、
                         步奖二等奖,吕功训
                                               CIFLog 一体化测井处理解释平台、精细控压钻井系统、3000 型大型压裂装备和长输
                                               管道关键装备等一批重大装备,打破了国外石油大公司的长期垄断。
                                               提出了控制岩移的方法—临界散体柱支撑理论,建立陷落角计算模型,确定了露天井
                    金                          下协同开采的安全落差范围。协同开采既解决了废石安全排放的技术难题,也开创了
                    属                          塌陷坑资源利用的新途径。资源利用率提高 20% 以上,释放铁矿石资源量 3.6 亿吨,
                    与    27、大型铁矿山露天井下协同        三年多采出矿石 1245 万吨,向塌陷坑安全排放废石 1.86 亿吨,节约废石外运成本 2.24
                    非    开采及风险防控关键技术与          亿元,减少占地 35%,仅弓长岭铁矿区就少占地 153 公顷。此外,该技术还应用于世
                    金    应用(2014);国家科技进步       界规模最大的西鞍山铁矿建设,为建成国内首个亿吨级铁矿山企业发挥重要作用。创
                    属    奖二等奖,邵安林              立了双重卸荷和爆破联合作用下高陡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方法,创新开发了高陡边坡全
                    矿                          维度空—地协同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并研发了相应的加固技术,定位探测效率提高
                    开                          4 倍,成功预测预防 12 次大型滑坡,有效防止了大型露天矿协同开采过程中的重大地
                    采                          质灾害。
                    (12                        首次构建了三种陆相三角洲沉积模式,揭示了盆地多层储集砂体成因机理,突破了国
                    项)                         际公认的找油气禁区,创建出“源储压差驱动、近源充注聚集”油气成藏理论,指导发
                         28、5000 万吨级特低渗透-  致   现了三个地质储量 10 亿吨级大油区和一个 3.5 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创新了特低渗透油
                         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          藏注水驱替井网系统及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连续压裂工艺,突破了注水开发的渗透率
                         论技术创新(2015);国家科       下限,快速建成了一个年产 500 万吨和两个年产 100 万吨油田。发明出致密气田多类
                         技进步奖一等奖,杨华            型气井连续压裂、井下节流及地面一体化集成等系列配套技术+数字化管理的模式,
                                               气井产量提高 30%,地面投资减少 215 亿元。创建出油气田安全运行和技术研发为一
                                               体的内联网管理模式,实现了“无围墙工厂”的“互联网+油气生产”管理,减少用工 50%,

                                                            39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