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 - 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学科发展研究报告
P. 14
够进行较好拟合分析;杨强等在 Rice 的内变量热力学理论的基础上,以微分形式而非显示函数形式
定义自由能与内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出发点并通过 Darboux 定理说明多势、多屈服面的产生
实际上源于微分形式内部自由度增加,由此解释了相关硬化机制问题。
2.3 岩石工程勘测、试验与设计进展
2.3.1 岩石工程地质勘测
岩石工程的地质勘测通过地质测绘、工程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和坑探等手段对地形地貌、水文
地质条件、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开展分析研究,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现代工程地质勘测中,测绘仪器和手段愈发进步,包括全站仪、GPS 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技
术等在岩石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黄润秋结合工程实例,提出应用三维 WebGis 平台和激光扫描解
决高陡边坡调查中有关边坡快速编录和岩体结构面参数测量的原理与方法;唐辉明等将三维激光扫
描技术引入到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坡体表面整体变形监测中,对滑坡不同演化阶段变形特征进行了综
合分析;刘昌军等利用三维激光测量技术获取高陡边坡的高密度点云坐标数据,建立高边坡表面模
型,提出了危岩块体的识别方法,并根据危岩体失稳类型对空间块体模型进行分类。还有一些学者
采用 GSR 技术以声波测井数据为基础,对岩体性质进行定量、综合评估,在软岩区域圈定、关键层
识别、底板突水危险区勘察方面具有直观、定量表述的优势,并提出了基于地球物理技术的“矿山
岩体性质原位研究”基本思路。
基于钻探技术和钻孔原位勘测是一个重要途径,据此不少学者提出了提取岩体参数的新方法。聂
利超等进行了电阻率层析成像法探测滑坡面正演模拟与反演成像的研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数
值正演研究,采用最小二乘法开展了反演,结合数值正演的响应特征与反演成像规律,提出了层析
成像法探测滑坡面的异常识别特征,并在山东沂源西里镇滑坡进行了成功应用。张光保通过高密度
电阻率法在褚家营巨型滑坡勘察中的应用,查明了滑体的性质、厚度以及滑动面;熊晋等指出超高
密度电法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电法勘探理念,对于确定滑坡的范围和规模,查明滑动面的位置、埋深,
考察断层破碎带性质以及地下水的分布特征等效果理想,并且具有效率高、测试便捷等优点,可有
效地应用于滑坡、断层破碎带等的勘探实践;王川婴等通过钻孔摄像技术获取岩体的结构特性,提出
一种评价岩体完整性的新方法,并应用于开滦煤矿唐山矿区数字钻孔摄像工程地质勘测中的离层孔。
张世殊等以溪洛渡、锦屏一级、两河口、双江口等巨型水电工程为依托,提出了面向地质对象
几何属性-地质属性-身份属性的耦合数据结构及其数据库数据组织方法,解决了多源多态地质信息的
归一化和标准化难题;提出了基于地勘数据中心的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信息一体化设计方法及
其解决方案,其特点是以数据中心为贯穿生产全过程的唯一数据源,具有数据交换的一致性、与平
台无关性,各应用系统与数据中心松耦合,扩展性强;提出了基于地勘数据中心的工程地质数据三
维实景编录与三维地质正向解析建模技术。在上述基础上,研制开发了水电工程地质勘察与分析信
息一体化系统。
2.3.2 室内测试仪器设备
岩石工程的室内测试技术,除了传统的材料试验机,如单轴、三轴以及剪切试验机等,目前还根据
14